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九月三日钱塘江观潮 明 · 童轩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一部
扬帆过钱塘,秋潮正掀涌。
浪花蹴天飞,涛影压云涌。
初疑海窟沸,复讶地轴动。
雪山半空来,雷鼓六丁拥。
阳侯叱洪威,海若扇馀汹。
声喧战马驰,势怒老蛟耸。
云梦敢言大,吴会讵敌勇。
钱弩竟虚发,越舟尽成恐。
快哉天下奇,异矣泽中孔。
斜阳一镜平,飞鸥集如蛹。
议择嗣君诰 后晋 · 汉高祖李皇后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七
高祖皇帝剪乱除凶。
变家为国。
救生灵于涂炭。
创王业于艰难。
甫定寰区。
遽遗弓剑。
枢密使郭威杨邠
卫使史宏肇。
三司使王章
亲承顾命。
辅立少君
协力同心。
安邦定国。
旋属四方多事。
三叛连衡。
吴蜀内侵。
契丹启衅。
蒸黎恟惧。
宗社阽危。
郭威授任专征。
提戈进讨。
躬当矢石。
尽扫烟尘。
外寇荡平。
中原宁谧。
复以强敌未殄。
边塞多艰。
允赖宝臣
往临大邺。
疆埸有藩篱之固。
朝廷宽宵旰之忧。
不谓凶竖连谋。
群小得志。
密藏锋刃。
窃发殿庭。
巳杀害其忠良。
方奏闻于少主
无辜受戮。
有口称冤。
而又潜差使臣
矫赍宣命。
谋害枢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等。
人知无罪。
天不助奸。
今者郭威王峻澶州节度使李洪义曹州防禦使何福进复州防禦使王彦超博州刺史李筠北面行营马步都指挥使郭崇步军都指挥使曹英护圣都指挥使白重赞索万进田景咸樊爱能李万全史彦超奉国都指挥使张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挥使何赟等。
径领兵师。
来安社稷。
逆党皇城使李业内客省使阎晋卿枢密都承旨聂文进飞龙使后赞翰林酒使郭允明等。
胁君于大内
出战于近郊。
及至力穷。
遂行弑逆。
冤愤之极。
今古未闻。
今则凶党既除。
群情共悦。
神器不可以无主。
万几不可以久旷。
宜择贤君。
以安天下。
河东节度使
许州节度使信。
高祖之弟。
徐州节度使赟。
开封尹承勋。
高祖之男。
俱列盘维
皆居屏翰。
宜令文武百辟。
议择嗣君。
以承大统
施司理 宋 · 李廷忠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七、《橘山四六》卷一
官曹独冷,愧临锦绣之溪;
王事同寅,喜近芙蓉之幕。
永言寮好,先倩邮传
恭惟某官鲁夫子之门人,田王孙之家学。
出其绪馀,聊见于饰吏;
发其底蕴,自足以康时。
北部之洪威既宣,西山之爽气可致。
龙眠旧隐,来听漏箭之穿花;
雀角素明,坐见圜扉之鞠草。
在吏民咸服之久,况宾主相知之深。
推毂于朝,赐环有日。
某贫谋斗食,愚乏寸能。
虽青衫慰年少之心,乃白首作诸侯之客。
奇穷已甚,幸会方来。
旁分邻烛之光,顿觉坐毡之暖。
联其官治,信五刑五教之相资;
药以忠言,尚三沐三熏而有请。
翊圣保德真君传序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
盖闻天心降顾,邦家所以会昌
灵命丕昭,神道所以协赞。
考载籍之攸记,固今古而同符。
矧复吾宗,在于战国,基绪方始,精感实繁。
或山祇而见形,或帝所而协梦,其来已久,斯谓不诬。
乃有接三统而开基,将隆景业
冠百神而储佑,茂显明徵。
奠条之名区,号龟玉之奥主,见之于翊圣保德真君矣。
太祖肇膺元历,观德而无言,太宗祗绍睿图,顺期而前告。
若夫述玉晨之宝卷,序斗极之仙阶,告国命之延洪,示真科之秘赜。
洪威显洽,屏乎物魅神奸;
谆诲博临,扬乎天祺民祉。
由是灵坛爰峙,徽称斯崇。
钦奉于芬馨,仰祈于先觉。
固惟九域,咸被底绥,岂止三秦,独增忻戴?
暨兹冲眇,缵乃基扃,仰嘉话之在人,瞻至神之佑世,由是载稽茂典,恭益尊名。
以为上帝之恒符,文考之真应,安可默而无述,故当垂之不刊。
爰诏辅臣,俾诠灵训,询求斯至,编帙旋成。
想风烈而昭然,思音徽而可觌,诚足镂之金版,秘于兰台
披封奏归美之心,愿裁于序引;
属乙夜观文之暇,聊志于岁时。
题曰《翊圣保德真君传》云尔。
上皇帝封禅书 北宋 · 孙堪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六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四
圣宋受天眷命,皇帝绥保万邦,治定德隆,迩治远同。
由是圣时耆艾,及公卿臣庶,佥与拜章稽颡,伸道封禅;
而皇帝过谦厚损,罔迪俞允。
诏闻率土,而神人胥慊。
草莽贱臣堪谨俯酌庶恳,上稽古训,昧死作《封禅书》一篇,虽不足以敷衍洪烈,启迪盛猷,庶发挥下诚,赞畅能事,臣之志也。
其文曰:邈乎!
天地权舆,絪缊混茫,分苍判黄,品物用章。
于是庶类之宗,胶轕旁充;
嗜欲之氓,布濩交争。
充不已必荒,争不息必伤。
荒则愆伏作而颢气亡,伤则狂暴煽而生类殃。
惟天地也,能品物之生,罔克异类之底宁;
能黔庶之昌,罔克彝伦之自章。
越乃历选列辟,辅其宏纲。
《易》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裁成之猷罔爽,然后命无忝也;
辅相之范克笃,然后功聿成也。
丕命元功,允著既从,于是有登封以助高焉,有封禅以报厚焉。
稽厥靡他,所以告骏命也,所以告懋功也,所以鉴后嗣也,所以答灵祉也。
茍非至德厖鸿,淳化沕潏,同符天休,合节地宜,奚拟议之敢乎?
惟皇上帝,厥灵孔烁,匪谆谆其令,而晰晰其符,故当命者储嘉瑞,违心者极妖灾。
肇自生民,君宇内以敷治者,虽皇王殊厥谥,远迩异厥轸,稽所以克荷景命,允简帝心者,罔不曰仁义礼乐而已。
是以二帝之懿,三王之辉,虽禅代有殊,质文相贸,罔不恢淳仁以怀物,廓正义以干邦,贯大礼以条上下之宜,盈至乐以结士民之爱。
然后风声踵武,获参两仪,逖违心之妖,萃当命之瑞。
姬周既逝,又駮古昔。
握图启极者,鲜不峻惨酷以绳众,渎威武以慑远,奋烦谲以立宪,任巧锐以周行。
故仁义之休,礼乐之淑,稍芽于两汉,骤委于魏晋,凋落于齐梁,枯槁于周隋,暂斸于巨唐,寻剥于五代,其未醇而复也如是。
然犹有乘小康而展盛礼,据浅惠而冒洪威
相如颂于前,班固赞于后。
呼寿之徵,庆于世宗
宫阙之祉,耀于光武
稽其所以兢勤济众,阐宪轨物,垂诸圣世,胡其相万欤。
大宋之道,昭晰前古,盛德宏功,春熙日融。
始则伸九伐,平多垒,建王业也;
后则缉庶政,谐万邦,举彝伦也。
是故黄钺初指,则犷者革,慝者沈,篚厥所以昭周武也;
洪恩渐被,则尪斯起,昧斯辉,惟天所以穆唐尧也。
洎皇帝诞缵丕图,继陟元后,雨露之所丰濡,日月之所委烛,靡不偃息休光,弥纶至泽。
晔晔煌煌,虽幽必彰;
汪汪洋洋,无远弗滂。
犹复惧古典之未敷,叔弊之未祛,由是训罚戮于古刑,夷惨酷也;
偃铩戟于灵台,荡威武也;
笃宪章于简易,涤烦谲也;
俊乂乡遂,刬巧伪也。
于是刑清而民益和,兵偃而道益隆,宪简而俗益醇,贤进而官益举。
至则树仁义之根而复植之,振礼乐之绪而再畅之。
俾九有之黎,餍饫乎淳仁之濡,栖迟于正义之纪,条畅乎大礼之绪,郁穆乎至乐之统。
至若枭瞷辩给之俗,裸袒文身之群,虽古昔之所不臣,舟车之所罕通,相与稽首阙庭,执贽请吏。
故大化流也,泛滥乎郊甸,汗漫乎要荒,涤荡乎戎夷,浮沈乎覆载。
遐考在昔,舜之尧,禹之舜,相袭也;
汤之禹,文之汤,未百世也;
前宪赫曦易驯也,馀德渺漭易沿也,遗氓敦惠易绥也;
然而流殛之罚劳于舜,拜言之屈勤于禹,昧爽之坐役于汤,日昃之思瘁于文。
然后舜启无为之治,禹成无间之誉,汤阐来苏之望,武致尽美之声。
曷若圣宋,宅千古之下风,提千古之弛纲,使淳源清流,解纽复继,化一变而仁义醇,道一反而礼乐同。
乃伻帝之淳,王之方民乎翱翔;
前之惨,往之顽民乎逖迁。
由是上帝谌,祥符屡彰。
既而乾之精,坤之形,相与络绎八区,荐珍郊灵。
故在上则星纬储休,庆云覃辉,甘露荣光,雾散雨霏;
在下则灵芝林峙,醴泉波委,羽毛鳞介,更诞厥美。
咸瑞牒之所阙标,前史之所罕闻,炳烁简编,卓出古议。
则陟岱宗崇高,展勒成之皇仪,时乎时乎,斯厥时乎!
而皇帝茂谦德之遐芳,损盛业之景炎,稽于众诚,未之果行。
徵诸册牍,非谟明之所存者也。
古语曰:修德以锡符,奉符以行事。
是故鲜爰举,欺之大也;
德至弗图,慢之甚也。
圣王罔从欺而动,靡甘慢而守,宜乎抑厚让之琐节,奉皇穹之宠灵,蒇事庶僚,详礼宗伯,鸣鸾五辂,扬旆九旗,寅亮遐躅,崇配黄轩。
俾嘉声隆震于万世,王猷翕铄于一时,其不休哉!
其不休哉!
臣生长蓬茨,无位朝廷,不宜越次僭履,拟议文宪
然以惠迪典谟,沐浴大赉,仰酌远古,参伦圣世,知有未侔焉。
是敢首陈列辟受命之猷,次叙二帝三王雍容之盛,继道汉晋隋唐因循之治,然后知鼓祥风,振颓基,裁成辅相,非睿圣畴能焕发阐扬,格斯文之昭著乎?
恭以颂声之闻,本诸木铎;
先民遗范,询于刍荛。
则韦褐之间,有其志者,谅可伸也。
故敢奋抉愚忠,述赞典符,然后蹈舞遐方,俯伏俟罪。
惟圣人不以人废言,臣之恳也。
晋祠 唐 · 太宗皇帝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十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辅。分圭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是知功侔分陕。奕叶之庆弥彰。道洽留棠。传芳之迹斯在。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极。经仁纬义。履顺居贞。揭日月以为躬。丽高明之质。括沧溟而为量。体宏润之资。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宏基。光启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既而今古革运。陵壑潜迁。虽地尽三分。而馀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元化旷而无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祷。若存若亡。济世匡民。如显如晦。临汾川而降祉。搆仁智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若夫崇山亘峙。巨镇参墟。襟带边方。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谷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元霜绛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故以众美攸归。明祇是宅。岂如罗浮之岛。拔岭南迁。舞阳之山。移基北转。夫以挺秀之质。而无居常之资。故知灵岳标奇。托神威而为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任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至如浊泾清渭。岁岁同流。碧海黄河。时时一变。夫括地之纪。横天之源。不能择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兹泉表异。带仙宇而为珍。仰神居之肃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轮华毂。接轸于坛衢。玉帛丰粢。连箱于庙阙。氤氲灵气。仰之而弥高。昭晰神光。望之而愈肃。潜通元化。不爽于锱铢。感应明徵。有逾于影响。惟贤是辅。非黍稷之为馨。惟德是依。岂筐篚之为惠。昔有隋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耀。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以长驱。笼天地而遐掩。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箓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宏业。实赖神功。故知茫茫万顷。必俟云雨之泽。巍巍五岳。必延尘壤之资。虽九穗登年。由乎播种。千寻耸日。本藉崇基。然则不雨不云。则有炎枯之害。非尘非壤。则有倾覆之忧。虽立本于自然。亦成功而假助。岂大宝之独运。不资灵福者乎。故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所以巡往迹。赛洪恩。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若夫照车十二。连城三五。币帛云委。珍羞山集。此乃庸鄙之享。恐非明神所歆。正当竭丽水之金。勒芳猷于不朽。尽荆山之王。镌美德于无穷。召彼雨师。宏兹惠泽。命斯风伯。扬此清尘。使地祇仰德于金门。山灵受化于元阙。括九仙而警卫。拥百神以前驱。俾洪威振于六幽。令誉光于千载。岂若高唐之庙。空号朝云。陈仓之祠。虚传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铭云。
赫赫宗周,明明哲辅。
诞灵降德,承文继武。
启庆留名,剪桐颁土。
逸翮孤映,清飙自举。
藩屏维宁,邦家攸序。
传晖竹帛,降灵汾晋。
惟德是辅,惟贤是顺。
不罚而威,不言而信。
元化潜流,洪恩遐振。
沈沈清庙,肃肃灵坛。
低羽盖,云挂仙冠。
雾筵宵碧,霞障晨丹。
户花冬桂,庭芳夏
代移神久,地古林残。
泉涌湍萦,泻砌分庭。
非挠可浊,非澄自清。
地斜文直,涧曲流平。
翻霞散锦,倒日澄明。
冰开一镜,风激千声。
既瞻清洁,载想忠贞。
濯兹尘秽,莹此心灵。
猗欤胜地,伟哉灵异。
日月有穷,英声不匮。
天地可极,神威靡坠。
万代千龄,芳猷永嗣。
魏文侯墓碑嘉祐三年 北宋 · 谢景初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乾隆《孝义县志·艺文》一、乾隆《汾州府志》卷二八、嘉庆《介休县志》卷二
嘉祐戊戌岁,予为吏汾州,既至,考图牒,则曰:「魏文侯都之,墓在孝义县西五里。
东汉郭泰林宗之墓在介休县东二里,蔡邕作《林宗碑》在墓之侧」。
他日涉郡守园池,见唐开元二十年孝义杨仲昌所作《魏文侯碑》在焉。
其旁记墓在胜水之阳,与其周旋高大甚备。
至大中十年刺史崔骈自孝义移于此,且尽叙魏之世系始卒于下。
于州城之东,大中佛寺北庑得《林宗碑》,备刻二辞,其一蔡邕之文,其一记林宗后裔纤息,不刻立碑之年载,推本似隋唐间,不知何时移置州城也。
予遂摹二碑,畀孝义李令复介休闾丘访求二墓。
已而得魏文侯之藏,而林宗亡之矣。
盖杨氏所建文侯墓侧载述之详也,惜乎人知爱其碑,恐暴露毁折而徙之,不知其碑徙而墓夷也。
林宗墓既不可得,幸而得文侯之墓,如不表识,久之则亦削平磨灭如林宗无疑也。
于是使李令改石别刻杨氏之碑,与其所记墓之所在、周环高大、并崔骈所列者,尽镵而立之墓侧。
予是为记其由,庶几可考矣。
按: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九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